【谨记】感染基孔肯雅热后他反思:一直坚持防蚊,唯独疏忽了这点!
近日,基孔肯雅热病毒在我国广东、香港、澳门等地传播。据广东省疾控局发布,7月27日0时至8月2日24时,广东新增报告2892例基孔肯雅热本地病例,其中佛山2770例,广州65例,东莞、中山各11例,深圳、江门、肇庆各6例,梅州5例,珠海、惠州各4例,潮州2例,
近日,基孔肯雅热病毒在我国广东、香港、澳门等地传播。据广东省疾控局发布,7月27日0时至8月2日24时,广东新增报告2892例基孔肯雅热本地病例,其中佛山2770例,广州65例,东莞、中山各11例,深圳、江门、肇庆各6例,梅州5例,珠海、惠州各4例,潮州2例,
“最近防蚊产品销量明显攀升,特别是小巧的便携装和新颖设计的产品,很受顾客青睐。”
这是一种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、通过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叮咬传播的急性病毒性疾病,各年龄段人群均可能感染发病。虽然多数患者在一周内可自愈,但30%~40%的感染者关节痛可能持续数月甚至数年,严重影响生活质量。
这两天,我区持续强降雨带来大量的积水如何防蚊灭蚊雨后要清理哪些地方?赶紧了解一下下雨后:全面清理积水“育蚊室”花盆及托盘:花盆底盘、观叶植物盆栽积水室内容器:废弃塑料盒、玻璃瓶、泡沫盒、金属罐、一次性水杯庭院积水点:旧轮胎、瓦砾、落叶堆、假山水池、闲置水桶下水
最近天气一热,朋友圈就开始刷屏:“又有小区发现登革热了!”、“我家孩子腿上起了红疹,是不是被登革热那蚊子咬了?”、“是不是只要被蚊子咬就完蛋?”……
盛夏时节,草木葱茏,蝉鸣声声,恼人的蚊虫也进入了“活跃季”。无论是户外纳凉时的偷袭,还是夜深人静时的嗡嗡扰梦,这些小小“侵略者”不仅带来瘙痒红肿,更可能传播疾病。
但这几年,这个病已经悄悄地在我国南方部分地区冒头,而且一旦发病,症状相当难受:高烧、关节痛、浑身乏力,像被卡车碾过一样。你说感冒发热大家都经历过,可这个病的痛法,真不是一般人能扛得住的。
立秋将至,蚊子的危害依然不容忽视,蚊子叮咬会传播疾病,如何做到科学防蚊?来看专家解读。
声明: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,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,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,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,意在科普健康知识,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。
立秋将至,蚊子的危害依然不容忽视,蚊子叮咬会传播疾病,如何做到科学防蚊?来看专家解读。
家里总有蚊子嗡嗡作响,晚上睡觉总是被叮得痒痒的,实在让人头疼。很多人尝试过各种驱蚊方式,比如喷雾、电蚊香、驱蚊液,但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,甚至担心化学成分对身体有影响。特别是家里有老人、小孩或者孕妇时,更希望找到一种天然、安全、有效的驱蚊方式。这时候,艾草驱蚊包
香洲区妇联积极行动,连续两周组织党员志愿者下沉桂花社区进行爱国卫生志愿服务。连日来,志愿者们活跃在社区各个角落,向居民群众宣传肯基孔雅热防治知识,同时清理社区积水容器,协助开展人居环境整治。
当前,主要靠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传播的基孔肯雅热疫情持续引发关注。6日,深圳市儿童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齐利峰表示,儿童感染基孔肯雅热风险高,防蚊是关键,最有效也最经济的办法就是不让蚊子咬到娃。
你以为只是蚊子咬个包?不,这可能是基孔肯雅热在敲门。8月6日,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醒市民,基孔肯雅热暂无特效药,预防的关键在于防蚊,并详细介绍了其症状、预防措施等。
提及亚马逊雨林,人们往往会联想到很多惊险刺激的雨林探险电影。这片被誉为地球最后一片“净土”的土地,拥有超5.5万种植物种类,被视为大自然最神秘的宝库。8月8日,由凤凰卫视和东阿阿胶联合策划的大型海外行动“四海中医”将带你走进神秘的亚马逊雨林,跟着当地土著深入密
8月6日,佛山市防控工作人员向齐鲁晚报·齐鲁壹点记者回应称,防疫要求的核心是清理积水容器、及时换水,避免房屋及楼顶出现积水。“尤其是花盆积水和花瓶等容器,容易成为蚊虫孳生地。水生植物若未及时换水,可能滋生蚊虫,建议每三天换水,且花盆底托不积水。并没有禁止养殖,
当前正值高温多雨季节,是蚊虫繁殖的活跃期,也是登革热、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的高发期。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,防蚊灭蚊、预防疾病、守护健康,需要每一位市民朋友的积极参与。我们倡议:“共同参与防蚊灭蚊,共享健康美丽家园”!
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主要通过伊蚊(如白纹伊蚊、埃及伊蚊)传播,夏季是蚊虫繁殖的高峰期,需从源头控制蚊媒孳生。
13岁的小丁表示,几日前他的身上突发红疹,虽密密麻麻但并不瘙痒,本以为是吃了什么导致过敏,因此并不在意。但随后他便开始发烧,随后家人立刻将他送到医院,经检查后他确诊了基孔肯雅热。
它的症状近似登革热,却更为严重,会引发高烧等后果,没有特效药,传播更快。病毒的名字“基孔肯雅” 的意思,就是 “弯腰走路”,听这名字就能想象有多狠?——患者痛到直不起腰。